8月26日中午,咸安區永安街道三元社區興旺家園小區內,居民吳女士推著電動車來到樓下。她熟練地將充電插頭插入一個白色方形裝置,屏幕上立即跳出“充電中”的提示。
“以前從樓上拉根線充電,下雨天提心吊膽,現在用自家電,充滿自動斷電,不僅安全,一年還能省下好幾百塊錢。”她指著身旁的電動車充電裝置感慨道。

這個被稱為“充電小盒”的裝置,正是我市化解電動車安全隱患的關鍵,通過直連居民電表、智能斷電等功能,居民充電成本降低50%、充電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破解飛線困局
興旺家園的蛻變始于2024年的一場“社區議事會”。三元社區黨委書記劉穎竹至今記得,當時居民們圍坐在會議室,為充電難題吵得面紅耳赤:“裝充電樁要交服務費,一個月幾十塊,老人哪負擔得起?”“私拉電線又不安全,總不能天天提心吊膽!”
這個建成于2008年的老舊小區,曾因1506戶居民的電動車保有量激增,淪為“飛線充電”的重災區。最高峰時,樓體外墻上懸掛著上百條電線,如“空中蜘蛛網”般垂落。
轉機出現在2024年3月份。三元社區聯合消防、住建部門成立專項工作組,經過3個月調研,提出“業主出資+政府補貼”方案:居民按比例分攤部分費用,政府補貼硬件成本,消防部門全程指導技術標準。
“充電小盒”的設計堪稱精妙:采用防水塑料材質,通過專業電工從樓棟電表箱引出獨立線路,每個車位配置1-5個接口,居民通過對應序號插頭連接自家插座。第三代產品新增智能斷電功能,當檢測到電池溫度異?;虺潆姵瑫r,系統會自動切斷電源。
“現在充一次電只要7毛錢,比市場價便宜一半。”吳女士算了一筆賬:過去使用商業充電樁,每年需花費380元,如今僅需150元。
然而其推廣過程并非一帆風順。2024年7月,社區召開居民代表大會,200多名業主中竟有40%反對。“有人擔心破壞房屋結構,有人覺得安裝麻煩。”社區網格員陳穎說。
工作組逐戶走訪,用數據說話:改造后停車位增加30%,火災風險下降90%。
最終,小區利用閑置空地新建300平方米充電區,安裝174個“充電小盒”。如今,居民不僅主動參與維護,還自發制定《充電公約》:禁止占用他人車位;充電車輛需登記車牌。
筑牢安全防線
與興旺家園的“小改造”不同,新建小區咸寧中建之星的充電區更像一座“微型交通樞紐”:588個充電位配備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每15米設置防火隔斷墻;入口處的“智能道閘”只允許斷電車輛進入,超時充電自動斷閘。
“電梯阻車系統是我們的‘最后一道防線’。”物業負責人王經理打開監控后臺,屏幕上跳動著每輛車的“健康檔案”——電池溫度、充電時長、故障預警等信息一目了然。
去年,一位居民試圖將電動車推進電梯,系統立即觸發警報并向其發送短信:“您攜帶的電動車存在安全隱患,請立即退出!”
政策層面的“硬要求”更筑牢了安全底線。市住建局明確規定:新建小區承接查驗時,未100%預留充電條件的不予驗收。這一“前置門檻”倒逼開發商將充電棚、消防設施納入規劃。去年,全市新建小區充電設施覆蓋率從35%躍升至100%。
在咸寧中建之星小區地下車庫,記者看到充電棚采用A級防火材料建造,頂部設置自動排煙系統,每個充電位配備獨立煙感報警器。消防部門提供的《電動自行車充電棚建設規范》顯示:充電棚耐火等級需達二級,充電線路需穿金屬管保護,相鄰車位間距不得小于0.5米。
“這些標準比國標更嚴格。”咸安區消防救援大隊工程師李峰介紹,我市在國家標準基礎上,新增“電池健康檢測”“智能斷電響應”等7項地方指標,從源頭杜絕安全隱患。
織密防護網絡
電動車的安全治理,既要“管車”“管樁”,更要“管人”。
2024年起,我市發起“滿電回家”倡議,鼓勵企事業單位自建充電棚。金仕達醫療公司將廠區停車棚升級為智能充電站,配備218個插座和“電池體檢站”——通過紅外檢測生成健康報告,避免因電池老化引發火災。
“員工日均通勤21.5公里,我們設置‘經濟充’‘快充’選項,既滿足需求又防止過充。”企業安全部負責人說,此舉使廠區周邊社區充電壓力下降40%。
目前,全市264家企業建成335處充電點,日均超9000臺電動車實現“滿電回家”。

市場整治同步推進。市市場監管、公安、消防聯合開展專項行動,嚴查非法改裝、銷售超標電池等行為。
2024年8月,咸安區查處37家違規門店,查扣問題電池1200余塊。“以前有人為跑更遠而偷換大容量電池,現在不敢了——查得嚴,處罰重。”一位電動車銷售商坦言。
為了讓安全意識深入人心,社區網格員定期入戶宣傳,通過“火災模擬實驗”直觀展示飛線充電的危害;學校將安全充電納入課程,讓孩子成為家庭的“監督員”;物業推出“充電積分”獎勵,規范充電可兌換生活用品。
“現在居民見面都會提醒:‘別飛線啦,樓下充電更安全!’”劉穎竹說。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市電動車火災起數同比下降56.5%,未發生亡人事故;老舊小區居民年均充電費用從380元降至190元。
市消防救援支隊副支隊長康成平表示,下一步將加快梯阻系統全覆蓋,并聯合市場監管部門建立“黑名單”制度,嚴懲車輛非法改裝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