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著多品牌協同以及國補等帶來的利好,2025年上半年海爾智家和美的集團都取得了超市場預期的增長。受空調市場需求和價格影響,賣方分析師認為格力電器增長不及預期,但未來有望企穩。
8月29日發布2025年上半年業績后下一個交易日,海爾智家(600690.SH)一度上漲4.4%。隨后美的集團(000333.SZ)也發布半年報,市場同樣積極回應。兩家公司都交出了超市場預期的半年報,收入和凈利潤均加速增長。和海爾智家同一天發布半年報的是格力電器(000651.SZ),公司收入下滑,凈利潤增長不到2%。
半年報中,海爾智家提到,無論是在國內還是海外市場,公司都深化多品牌戰略協同,發揮品牌合力,從而實現了廣泛而深入的用戶覆蓋。美的集團的多元化同樣如此,公司產品早已覆蓋核心家電領域。
格力電器旗下擁有格力、TOSOT、晶弘三大消費品牌及凌達、凱邦、新元等工業品牌,同樣實現了多元化布局。以空調為主的格力電器,二季度營收和凈利潤出現下降,賣方分析師認為低于預期,但未來有望企穩。
海爾智家超預期
8月29日,海爾智家發布的半年報顯示,2025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64.94億元,同比增長10.22%;歸母凈利潤120.33億元,同比增長15.59%。無論是收入還是歸屬凈利潤,這都創下了公司半年報的新紀錄。
尤其是海爾智家還呈現加速增長之勢。2025年二季度,海爾智家實現營收773.76億元,同比增長10.39%;實現歸屬凈利潤65.46億元,同比增長16.14%,業績增長加速較一季度明顯。
凈利潤創新高,現金流更佳。2025年上半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11.39億元,同比漲幅超過了四成,同樣刷新歷史新高。
半年報中,海爾智家給出了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2.69元(含稅),共計派發現金紅利25.07億元。這也是海爾智家首次派發中期紅利,兌現了公司高分紅的承諾。
除了公司核心產品冰箱和洗衣機外,海爾空調競爭力明顯改善。奧維數據顯示,2025年二季度海爾空調線上、線下份額分別為9.9%和15.9%,分別同比增長了1.9和1.4個百分點。
中金公司表示,海爾智家持續推動供應鏈一體化,盡管價格競爭激烈但估計2025年二季度公司空調產業盈利同比仍有改善。
在海爾智家的產品線中,空調收入的增長是一大亮點。從全年看,2020年公司空調營收占比不到15%,2024年超過17%,收入從不到300億元增長至490.56億元,已經逼近500億元。
在2025年上半年行業競爭白熱化的背景下,海爾空調成為國內前三中量額唯一實現雙正增長的品牌,收入增長12.8%。其安裝量增長超50%,線上份額提升2.3個百分點,線下份額增長2個百分點。
除了國內市場,海爾空調全球市場同樣表現亮眼,零售量同比增長20%,全球份額凈增1.2個百分點。
一個不能忽視的因素是國家補貼政策對家電的積極影響。中金公司表示,2024年8月國補政策出臺以來,白電中高端產品線相對受益,品牌競爭格局呈現馬太效應,但同時價格偏低的細分市場由于需求波動同樣競爭激烈。
瑞銀證券指出,2025年上半年海爾智家強勁增長,是受國內外業務共同驅動。其中,國內得益于以舊換新補貼下需求穩健,以及公司2024年三季度以來推動零售改革。
海爾智家半年報中也介紹道,受益于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在全國范圍內深化落地,家電市場消費潛力持續釋放。2025年上半年國內家電市場(不含3C產品)零售額達4537億元,同比增長9.2%。
比如,2025年每戶家庭享受補貼套數從2024年一套增加至 2025年三套等因素拉動市場需求,第三方數據顯示,2025上半年家用空調行業零售量為3845萬套,同比增長15.6%;零售額規模達1263億元,同比增長12.4%。
家電龍頭中,海爾智家是全球化較為領先的一家。2025年上半年,公司海外市場實現收入790.79億元,同比增長11.66%,增速快于國內市場。增長原因中,海爾智家提到,公司拓展暖通和小家電新品類,豐富中端與入門產品陣容,并在新興市場加快渠道建設,同時提升主流渠道的展示和轉化效率。
通過品類拓展,2025年上半年,海爾智家在南亞、東南亞和中東非等新興市場的收入分別增長32%、18%和65%,持續實現高增長。歐美核心市場,中金公司表示,二季度以來,海爾智家在美國銷售的產品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價,拉動北美市場盈利同比改善。
海爾在海外各個區域,尤其在新興市場實現了非常亮眼的增長,這主要得益于海外研產銷一體化建設帶來的“產品+渠道”等綜合競爭力的提升,前期的投入進入加速兌現周期,研產銷一體化帶來的品牌出海潛力值得重視。
但需要注意的是,北美是海爾智家海外第一大市場。2024年公司在北美市場實現營收795.29億元,同比略有下降。2025年上半年,公司沒有披露在北美的收入,僅表示在該地區收入保持增長。
海爾智家表示,美國及其他主要經濟體可能實施的關稅政策,將推高出口成本,削弱利潤空間,還可能導致目標市場消費需求疲軟,加劇市場競爭。
美的集團“工業化”
美的集團半年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2523.31億元,同比增長15.6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60.14億元,同比增長25.04%。以上半年來看,公司營收增速創下四年來新高。凈利潤增速更高,創下公司整體2013年上市以來的新高。
美的集團表示,得益于 “以舊換新” 補貼政策持續拉動,國內家電市場消費需求有所恢復,但行業競爭仍在加劇。由于貿易保護主義、匯率波動和地緣政治沖突持續的影響,海外經營形勢持續面臨挑戰。
面對挑戰,公司持續聚焦核心業務和產品,尤其是海外業務發展成效顯著,集團整體規模得到進一步增長。2025年上半年,美的集團海外收入實現1071.92億元,同比增長17.7%,增速顯著快于國內增長。公司海外營收占比達到42.5%,占比達到三年來的新高。
從市場看,美的集團擴大海外市場;產品上,美的集團主要以空調、冰箱洗衣機、廚房電器和其他家電產品等;但實際上,公司ToB業務實現“井噴”。2024年公司ToB業務首次破千億達到1045億元。
美的集團ToB主要是指商業及工業解決方案業務,該業務收入在總收入占比從2020年的18.5%提升至2024年的25.5%,商業及工業解決方案已成為美的業務持續增長的主要引擎之一。
2025年上半年,美的集團商業及工業解決方案收入為645.39億元,同比增長20.79%,占營收的比例提升至25.7%。

不過,2025年上半年美的集團毛利率降至25.62%,同比減少約1.5個百分點。此外,受匯兌收益影響,報告期公司財務收入達到59.88億元,大幅增長886.62%。匯兌收益具有較大的偶然性和不可持續性。如果未來匯率反向變動,這部分收益可能會減少甚至變成損失,從而對凈利潤造成波動。
格力電器單季負增長但有望企穩
格力電器和海爾智家同一天發布半年報,其當期實現營收976.19億元,同比下降2.6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4.12億元,同比微增1.95%。
分季度看,2025年二季度,格力電器實現營收559.8億元,同比下降12.11%;實現歸屬凈利潤85.08億元,同比下降10.07%。這是2022年四季度以后,格力電器再度出現凈利潤下滑,且是營收和凈利潤雙雙下滑。
2025年上半年,格力電器以空調為主的“消費電器”板塊收入下降5.09%至762.79億元。
對此,瑞銀證券表示,空調收入顯著低于預期,大幅低于公司追蹤的第三方數據。
產業在線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格力空調出貨量增長5%,奧維云網數據顯示零售均價實現低個位數增長,瑞銀證券據此估測格力電器空調收入或實現中至高個位數同比增長,差距部分源于渠道轉型下的收入確認延遲。
針對二季度業績,華泰證券認為主要受到家用空調線上均價波動及中央空調需求下滑影響。產業在線數據顯示,2025上半年公司家用空調出貨量同比增長4.1%;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格力品牌家用空調線上/線下KA零售均價分別同比下降1.5%和增長4.33%。
此外,據暖通網統計,2025年上半年中央空調國內銷售額同比下降15.9%,其中家裝零售端同比下降18%。
展望三季度,中央空調內銷仍依賴地產需求修復。不過,格力電器產業鏈成本與渠道改造提升靈活度,有望平滑周期波動。
格力空調已經連續多年穩居中央空調第一的位置。公司2024年報顯示,格力以超15%的占有率取得國內中央空調市場銷售規模第一的成績,連續13年在中央空調市場拔得頭籌。
2025年半年報中,格力電器介紹,根據產業在線數據,中央空調銷售規模同比下滑5.5%,其中內銷市場受項目市場乏力及房地產市場調整影響,需求持續疲軟,內銷額同比下滑10.1%。
與此同時,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家用空調市場競爭持續升溫,奧維云網(AVC)數據顯示,二季度家用空調線上2100元以下的低端機銷量占比首次超過50%,中高端需求承壓。格力空調正是以中高端產品為主。
美的集團也在2025年半年報中表示,空調行業均價明顯下探,中高端需求承壓,其中線上市場的2200元以下的價格段銷售份額提升至35.2%,而2200-3000元的中端價格段份額則快速收窄。
不難發現,機構將格力電器業績變動的因素與空調市場高度相連。2024年底,格力電器調整了產品分類口徑,將空調與其他家電等統一為“消費電器”板塊。此前的2024年中報中,公司空調收入占比為78.13%,其他全部多元化產品合計僅占20%出頭。
2025年上半年,海爾智家收入構成中,第一大產品冰箱占比略超27%尚不到三成。從全年看,過去幾年,冰箱收入也僅在30%上下波動??照{產品已經由過去幾年不到15%已經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超過20%。洗衣機收入穩定在20%出頭的水平,廚衛電器占比則在15%左右。
同樣的,在調整統計口徑前,美的集團以空調為主的暖通空調收入占比40%以上,以冰箱洗衣機和廚衛家電等為主的消費電器占比也超過了40%。格力電器多元化仍有長足的空間等待公司去發掘。
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指出,“618”大促后國內空調價格競爭態勢有所緩解,疊加2025年三季度國補資金到位時點較晚,使得頭部品牌之間競爭動力亦有所減弱,預計格力電器下半年營收,有望在低基數與價格競爭壓力暫時緩解的助力下,實現企穩回升。
盡管消費電器業務因空調內銷承壓同比下滑,但格力電器B端業務快速增長助力轉型提速,中長期聚焦格力電器多元化戰略進程。
家電龍頭表現各不相同,行業表現也有差異。隨著半年報的結束,家電上半年的業績也都一一呈現。國金證券指出,在國補拉動下,行業整體呈現穩健增長。內銷在國補政策刺激下,家電消費情緒維持相對高位,海外在關稅擾動下二季度前期發貨有一定影響。
盈利上,白電龍頭借助較強的定價權、深度產業垂直整合能力和規模效應等優勢,盈利穩中有升。二線企業受龍頭價格策略及關稅沖擊影響偏大,盈利能力有所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