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居建材企業破產數量增多、人人深感寒意時,“人效比”這個詞,正成為家居老板們掛在嘴上的高頻詞。就家居新范式的觀察來看,富森美、老板電器、北新建材等企業們,也正憑借領先的“人效比”,表現出強勁的發展韌性。從后文統計數據可見,廚電、軟體家具行業的“人效比”,反而秒殺定制家居、陶瓷衛浴等看似火熱的行業。
《易經·系辭下》有云:“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那么,企業如何通過自我革新而提高競爭力?“人效比”的提升為企業持續發展注入哪些動力?
行業寒冬:破產潮下的生存挑戰
“挺過了疫情,卻沒挺過2025年。”隨著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大家居行業正經歷新一輪洗牌。今年1-6月,“裝飾”相關破產企業近90家,超越去年同期近七成。
進入下半年,家居建材企業的經營壓力并未緩解。8月以來,已有多家知名家居企業出現破產清算或停工停產,其中不乏老牌的家居家裝企業。
8月8日,中山市富邦家具有限公司被法院裁定破產。富邦家居成立于2004年12月,主營辦公家具、酒店家具等商用產品,2024年曾獲評“中國商用家具綜合實力供應商百強”。如今,富邦家居被184名債權人申請破產清算。
8月15日,深圳市浩天裝飾有限公司因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被法院裁定破產。浩天裝飾成立于2000年8月,曾獲得“深圳老字號”稱號,并較早布局互聯網家裝,一度擁有14家直營分公司,但仍未能挺過寒冬。

淇特科技通知7月4日至7月31日期間實施營銷中心全員放假休息。淇特科技表示,“經濟大環境持續走低,房地產市場低迷,我們的訂單幾乎為零。”原定停工假期結束,淇特科技又將停工時間延長至8月1日至12月31日,且停工范圍擴大到研發中心、智能制造中心、交付服務中心等7個部門。據悉,停工期間員工待遇按照廣東省最低工資標準的80%發放生活費,扣除社保及公積金后,實發金額僅千元左右。

破局關鍵:人效比成為核心競爭力
消費市場需求萎縮,為爭搶有限的市場份額,許多家居建材企業紛紛打起價格戰,行業利潤空間被不斷壓縮,洗牌進程加快。“剩者為王”時代,當同行一個個退場,家居建材企業該如何“苦練內功”,在這場行業“大洗牌”中生存下來?許多行業大佬都分享過經營思路,其中詩尼曼董事長辛福民先生關于“人效比”的闡述引起行業關注。
辛福民表示,房地產大發展的階段,企業比拼的是速度,通過“高舉高打”來換取高速發展。如今行業進入存量時代,消費相對低迷,效率就成為優先考慮的問題。追求更高人效比、推動智能化、提高服務能力等,變得比營銷更加重要。
所謂“人效比”,即人力效率比率,是衡量企業人力資源投入產出效率的核心指標。常用的計算方式為:
人效比=總產值(或營業收入、利潤)/平均總人數
人效比較高,通常代表企業運營效率更高。家居新范式跟蹤的100家家居建材上市公司中,2024年人均創收為99.72萬元,人均創利為2.28萬元,分別較2023年減少3.17萬元、8.06萬元。人均創利減少幅度高于人均創收,反映出行業整體盈利能力減弱。
從細分行業來看,家居新范式統計發現,2024年廚電行業的人效比較高,人均創利達到10.51萬元;軟體家居也表現較好,人均創利達到8.78萬元;定制家居和陶瓷衛浴的人均創利均負數,表明其運營效率亟待提升。

盈利能力強的家居建材上市公司,往往具備較高的人效比。2024年,以“小而美”著稱的富森美,人均創利達到101.66萬元;北新建材擁有15790名員工,去年人均創利為23.09萬元;趣睡科技擁有員工143名,為家居上市公司中數量最少,但人均創利達到20.25萬元。
增效路徑:三大維度實現自我革新
從經營管理的角度來看,提升人效比并非簡單地減少人員或增加工作量,而是一項系統工程,重點包括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優化管理流程和賦能員工創新。家居新范式總結以下提升人效比的方法論:
一是數字化與智能化轉型。作為大家居行業的共同探索方向,智能化顯著提升經營和生產效率。例如,數據挖掘方面,智能工具能夠挖掘海量信息,輔助決策;生產制造方面,“黑燈工廠”能夠減少工作人員,大幅提高產出比。
二是賦能員工,提高個體效能。企業依據崗位技能模型和績效差距,為員工提供針對性培訓,提高專業技能和業務水平。企業從招聘的源頭把關,既要尋找高素質人才,又要給新入職的人才給予綜合培養。
三是推動組織結構扁平化,精簡管理層級。企業推動內部流程簡練化,打破不同部門的協作壁壘,減少無效溝通和內部消耗。正如辛福民所言,從老板開始充當服務者的角色,優化決策流程,讓內部協作更順暢,市場反應更迅速。
結語
當市場大環境面臨不確定性,家居建材企業通過自我革新,提高經營水平和生產效率,最大化發揮員工的創造價值。人效比是衡量組織健康度和創造力的“儀表盤”,那些具備更高人效比的企業,往往更有底氣和實力穿越市場周期。